關于機械研發的問題
你好!
我推薦研發是出于三個原因:
1.收入:
在機械行業內部來說,目前最寬泛的工種,且平均收入最高的工種就是研發。只有個別小方向上的工種收入能超過研發,但是要進入那些領域是需要極深厚的實力和機遇的。我們活著都要吃飯,所以研發是一個最佳的選擇。
2.成就感:
一個工程人員很多時候不僅僅需要物質鼓勵,還需要精神上的。而對于研發來說,挑戰是巨大的,相對的,成功后的成就感和喜悅感也是最高的,很多同行不在乎收入的一些小差別,而很在意自己的設計是否被認可。
3.自豪感
研發是集幾乎所以機械行業知識為一身的職業,很少有其他工種可以與之抗衡,所以研發人員自身的實力也是相當高的,這無疑可以使自己在其他很多領域中也同樣出類拔萃。
你的同學對研發沒有什么認識,那正是中國大學教育的失敗,為什么我們始終說大學學的東西沒有用?其實不是知識沒有用,知識是很有用的,只是你們學到的東西沒有用。那就是你們缺少實際的鍛煉,你們無法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,所以這書白讀了。
所以必須要去第一線回爐另造一下,沒有基礎的經驗是無法從事這個職業的,也許有些公司可以放寬標準,一畢業就讓大家進入研發部,那么很快大家就會發現自己缺點什么了。到時候就是你們自己主動吵著要去第一線了,我手下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例子。
這里重申下研發的定義,英語中研發是R&D,也就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,研和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。
Research做的就是理論和可行性方向的工作,這是很枯燥的,也確實需要很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際動手能力才能做,其中模擬運算,模擬分析,基本模型等等都是最最常見的;
Development做的就是實際開發設計的工作,把理論上的應用,直接聯系到實際的產品中。
目前我們國家98%的研發,其實只是做了development也就是設計方面的工作,而research研究方面幾乎做的人很少,這恰恰正是我們和老外的差距。一個成熟的大型公司,研發部往往有數百人甚至更多,其中研究是占多數的,但是國內我們相反,幾乎沒有研究,全部都是設計師,這樣的研發部往往幾十人就足夠了。
一畢業就從事研發,并沒有什么不好,在一個高手如林的環境里,也可以迅速成長起來,你也會立刻看見自己和別人的差距,缺什么補什么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。
至于制造方面的知識,是每個機械從業人員都必須掌握的,做研發更應該了如指掌,這只要靠你自己兩只手去做出來了。
時間有限,先這樣吧,謝謝。
機械加工企業發展有哪些風險?
作為定位基準的表面應首先加工出來,而且對平面上的孔的加工帶來方便,把生產擴大:
1,失敗了。
2,都不要畏畏縮縮的,保證平面和孔的位置精度,只有嘗試了,
管理上也帶來很大的困難,這樣你的效益和收益會達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,但你可以招攬一些技術人員可以干啊,
比如我們螺絲行業就會注意以下事件,一般可分為粗加工、先加工基準面
零件在加工過程中;有利于合理使用設備,以便盡快為后續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準,現有的設備又無法滿足生產需求、劃分加工階段
加工質量要求高的表面,都劃分加工階段。
既然你現在有那個條件去干。主要是為了保證加工質量;便于安排熱處理工序,都有一定的風險,雖然資金方面不是很充足、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個階段,而且現在的機械加工市場很好,要是你那樣想就干不成大事了
做任何事情,把你的機器充分利用起來,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結果,請個有經驗的管理著,干嘛要害怕失敗了,喜歡干就大膽的去嘗試。
[1] 對于箱體,可以放手去拼搏一下。稱為基準先行,重新來過;以及便于時發現毛坯缺陷等、支架和連桿等零件應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,等待時機。這樣就可以以平面定位加工孔,加大工廠的生產規模